
宇坚老师开讲啦
各位同学好,我是学而思网校筑梦天团、数学联赛课程的主讲苏宇坚老师。今天,来为大家做一个简短的经验分享。
个人经历
我先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竞赛经历。在高中就读期间,连续三年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广东省的一等奖。并于当年以全省第二的成绩进入省队,获得了中国数学奥林匹克(CMO)金牌,随后入选国家集训队。凭借CMO金牌获得清华大学的保送资格。本科毕业之后拿到了范德堡大学(Vanderbilt University)的全奖offer,赴美深造,取得博士学位。
我自身的经历算是比较典型的走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这条路的例子。所以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下自己的经验,希望可以帮大家更清晰、明确地做好自己的规划与定位。
接下来,我将分别通过数学竞赛的门槛,数学竞赛的优势与备考方法三个方面来为大家做介绍。
数学竞赛的门槛
哪类同学适合去学习数学竞赛呢?
他们必须具有两个特质——在数学上有一定天赋并对数学感兴趣。
数学奥林匹克,顾名思义就是数学界的奥运会。
在奥运会里,比拼的是谁跑得更快、跳得更高或者球打得更好,而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里,比的则是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更多的数学难题。在体育比赛中,天赋指的是力量、速度、耐力、敏捷、身体柔韧性等等。而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,天赋则指抽象能力、逻辑推理能力、运算能力、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等。
这里有一个比较直观简单的数学竞赛的最低门槛:
就是针对高考的课内数学应该学得非常轻松。如果连课内的知识都学得有点吃力的,那学习数学竞赛无疑是揠苗助长。
除去天赋以外,另一项重要的特质则是对数学的兴趣。
我记得我第一次接触奥数大概是在小学三四年级,那时候奥数还不像现在这样普及。所谓的接触其实只是买到了一本数学奥林匹克相关的书。我依稀清楚地记得买了书之后妈妈在店里买东西,我就在外面看书,书最开始的内容是一些速算的技巧,当时就感觉比平时课堂上学的东西有意思多了。后来参加市里的小学数学比赛,竟然成为了七个满分里的一个。
我当时就读的小学是很一般的学校,在我毕业没多久后就被别的学校合并了。所以根本没能力对我进行额外的数学辅导,于是学校就把我推荐到镇里统一进行数学培训的地方去学习,从那时候开始我才开始接触到了正式的数学竞赛培训。
举这个例子想说的是,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,有兴趣然后学得好,学得好后对之更感兴趣,这两者其实是互为因果互相促进的。
具备天赋和兴趣这两个条件后,数学竞赛才会成为一个真正的成熟的选择。
学而思苏宇坚【目标集训队】高三数学竞赛暑假直播班(CMO-组合)15讲完结带讲义
第1讲 CMO 计数方法与应用
第2讲 CMO 映射方法
第3讲 CMO 染色与抽屉.
第 4讲CMO 中间量与不变量
第5讲 CMO 组合构造方法
第6讲 CMO 归纳构造方法
第7讲 CMO 组合最值
第8讲CMO 操作与博弈问题
第9讲CMO 存在性问题
第 10 讲CMO 组合思想方法
第11讲 (CMO 覆盖问题
第12讲(CMO 染色与凸集
第 13 讲CMO 简单图与有向图
第14讲 CMO 染色图
第15 讲 CMO 组合代数与组合数论
请先
!